车行峡谷间,雨丝如缕。
2月19日的雨城雅安,上里古镇到箭杆岭村乡道一片泥泞,张家山河谷蜿蜒的河道与山峦雨雾尽收眼底。
人未下车声先至。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川西北气矿邛崃采气作业区莲花首站中心站站长唐勇脚步轻快,三脚并着两步来到张家001-X3井站门前,“10多年了,这口井变化大着呢!”唐勇言语中尽带自豪。
四周群山环绕,张家001-X3井和张家001-X4井在细雨中“肩并肩”静静矗立在井场中央。作为张家坪构造主力气井,投产初期,两口井最高日产量超30万方。
投产后不久,因持续受地层水影响,两口井产能先后出现下降,逐渐从长开井转为间隙生产井。2015年,先后遭遇水淹停产。
“每次巡井到这里,看着以前繁忙的采气流程变得一片沉寂,心里总不是滋味。”唐勇说。
2024年底,川西北气矿在加强气藏分析后,启动张家坪构造老井挖潜方案。开展地面工艺流程改造及自控系统大修,将实时生产数据组态至中心站,对气井创新实施泡沫排水及大压差生产方式,提高气井复产安全管控能力及开井时率,实现远程开关井,降低员工工作强度。
今年年初,场站完成改造后投运,中心站配合作业区不断摸索气井最佳生产模式,终于将间开井“变为”常开井,日产天然气量由原来的1千余方,增长至如今的7万多方。10年时间,气井实现了从“躺平井”、关停井到“主力井”的蜕变,一跃成为作业区新春老井挖潜亮点。
伴随着悦耳的气流声,我们跟随唐勇穿行至装置区。两块太阳能光伏板矗立在井场大门右侧,为场站远程自控系统提供源源不断的电能。
“智能化系统已经比较完善,场站完全实现了无人值守。”在采气岗位工作近30年,唐勇对气井的生产管理变化感触良多。
“措施复产以来,两口井目前累产气已超去年同期近200万方,给力!”听着井口雄浑的气流声,唐勇似乎感受到老气田再度焕发的生机。
半山坡上,成片的油菜花蕾正悄悄探出头,似乎预示着一个崭新的春天即将到来。(刘梅 邓云辉)